顶点小说 > 修真小说 > 赤心巡天 > 正文 第四百三十四章 剑可通神(为盟主杨骚骚加更3/3)

正文 第四百三十四章 剑可通神(为盟主杨骚骚加更3/3)

 热门推荐:
    铛!铛!铛!

    秦至臻不断消失又出现斩出一记记绝杀之刀。

    而那一袭青衫在空中不断飘飞。

    实际上他当然是一次次被秦至臻斩退但身姿飘逸来去潇洒。

    踏空而行如步闲庭中。

    秦至臻诚然是占据着主动但想要造成更大的伤害却也做不到!

    而且随着进攻愈发频繁他愈来愈感觉到姜望的格挡愈发精准。几乎是长刀至时青锋必至。

    他以五府同耀的巅峰状态踏虚空而行竟然也迟迟拿不到更多收获!

    在秦至臻的观感里姜望当然是不负盛名强横无匹。

    在观众的视野中这两位都是绝顶天骄交锋精彩绝伦。

    然而姜望所感受到的艰难也只有他自己咀嚼。

    这世上又有谁能在同境状态下面对秦至臻而毫无压力呢?

    他和秦至臻的这一战彼此之间攻防转换非常迅速。

    胜负之势不断翻转瞬息万变。

    但进行到现在“万声来朝”的时间也已经过去十六息。

    这意味着……

    声闻仙态时限将至。

    这门近仙术的道术糅合了在鸿蒙空间里对那位神秘强者的声音感知和传承自万仙宫的声闻仙典形成机制太过复杂。

    虽然刻印于内府却不能一用再用。即使是抛开一切全力去恢复再度开启少说也要在一炷香之后。

    一炷香的时间放在平日或许并不算漫长。但在绝顶天骄的战斗之中足够发生数千次生死。

    而若无声闻仙态的加持他的剑术就很难与秦至臻的刀术匹敌。更别说迅速捕捉行走于虚空中的秦至臻。

    但姜望的表情依然平静。他的眼神仍然宁定。

    看着这个青衫按剑的身影人们恍惚生出一种感觉。

    没有什么是不可以被他战胜。

    没有什么能够阻止他前行。

    第十七息。

    焦灼且难耐的煎熬且痛苦的……这种等待!

    观者抓心挠肝而秦至臻未再出现。

    他匿于虚空中不知何处。

    姜望衣袂飘飘执剑四顾。不见对手却也不能放松。

    第十八息。

    姜望忽而一弹长剑于空中朗声道:“齐地有八音名茶请君品之!”

    左手按下。

    时间走到声闻仙态的第十九息。

    啾啾啾啾啾啾!

    焰雀绕身而起齐声啸鸣。

    而后琴声、钟声、琵琶声……八音齐奏共演海潮。

    姜望独创之八音焚海就此铺开演武台。

    此术糅妙茶八音、又融以海潮正声在声闻仙态之后得到修正且不论威能仅其音其声如天音流入耳令听者陶陶然堪称妙不可言。

    齐国看台之上人人昂首挺胸。

    齐地八音名茶齐人与有荣焉!

    对于姜望来说他在这场战斗中的考虑。

    是以八音焚海暂代火界铺展。

    仍是以范围性的伤害限制秦至臻神出鬼没的炼虚神通。

    秦至臻欲攻来必要先过火海。

    哪怕只能有一丝一毫的迟滞有时候也足以改变胜负的走向。

    用这种方式弥补声闻仙态的缺失。

    战斗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游戏。

    就在姜望按出八音焚海的同时秦至臻的身形也已经显现。

    彼时八音焚海正以姜望为中心迅速向外扩展。

    而秦至臻立在演武台的边缘隔着迅速扩张的焰海与姜望相对。

    体内炽耀的五个光源如此璀璨。

    这一幕与先时火界降临的那一幕如此相近姜望同样是铺开了大范围的道术。秦至臻同样是跃出虚空也同样选择了拉开距离。

    他们之间的这场战斗仿佛一直在重演画面。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两个人都在坚定执行自己的战斗策略。

    这是意志、力量、智慧的全面碰撞。

    面对席卷而来的焰海与音潮秦至臻竖持长刀五府之力加持只一记竖劈!

    刀开焰海音潮。

    八音焚海为他分流。

    而他慢慢说道:“天音悦耳令某心旷神怡。”

    他的声音坚定是决心已下是不可挽回。

    双手握柄移刀柄于左腹处长刀斜指右前方。接道——

    “某亦有一刀请君鉴赏!”

    他似乎在原地又似乎并不在。

    他的手好像动了又好像没有动。

    但刀芒已出刀鸣已起。

    黝黑的刀锋瞬间从四面八方斩出彻底笼罩了姜望!

    是为——

    炼虚八极刀!

    此刀术乃是秦至臻结合炼虚神通所开发。

    虽然比之斩三世修罗刀还有差距但因为是他自创理解更为深刻、挥洒更为自如。此刻以五府同耀的状态推动它在战斗中的表现半点也不差了。

    他一直行走于虚空中多次向姜望发起进攻虽然始终未能完成绝杀但也已经彻底熟悉了此方演武台的虚空建立了独属于他的联系因而能在此时斩出这炼虚八极刀!

    其原理仍是通过虚空前行只不过在熟悉了此方虚空之后最大程度上加快了速度。

    看起来人在远处刀已近身就像是跨越了空间距离一般简直是神乎其技的刀术!

    这是秦至臻定为绝杀的一刀!

    恐怖的刀光倾覆如雨。

    黝黑刀锋从四面八方卷来了夜晚。

    而姜望已在夜色中!

    一人能敌长夜乎?

    安能不败?

    当此之时只看到一柄青锋现出。

    长夜之中生明月。

    剑光霎时暴耀!

    青衫独立的姜望挥剑似独舞。

    一剑而叫长夜明!

    但只听得——

    铛铛铛铛铛嗤铛铛!

    八声连响!

    准确地说是七声刀剑对撞的铿锵中有一声冷锋剖肉的锐响。

    秦至臻手握长刀立在原地黑色武服猎猎作响。隔着焰潮、火海与姜望相对。

    而姜望执剑而立正胸膛处一道斜向的创口深可见骨鲜血流淌下来遮掩了赵汝成先时留在这青衫上的“红梅花”。

    不同于很多观战者的揪心。

    姜望本人好似感受不到痛苦全无所觉。

    他仍紧紧握着他的剑宁定看着秦至臻的眼睛。

    嘴里轻笑道:“好刀!”

    手中长相思微微侧转:“请再试之!”

    炼虚八极刀瞬间斩落的八刀里此人中了一刀。

    且这一刀还被卸掉了许多力量远不能致命。

    这绝不能叫秦至臻满意!

    他行于虚空现世的炼虚八极刀从来斩敌无算。何曾被如此轻易格住?

    更何况他是以五府同耀的状态来催动!

    此人之剑术难道真能通神?

    他不相信!

    “固所愿也!”

    秦至臻只说了这一句横竖刀便已经探入虚空再一次狂风骤雨。炼虚八极!

    而这一次——

    铛铛铛铛铛铛铛铛!

    姜望像一片无助的青叶飘转在狂风骤雨中。

    但狂风止后骤雨歇时。

    青叶如故。

    秦至臻忍不住看了飘然而落的姜望一眼眸中惊色难掩。这一次他神出鬼没的炼虚八极刀竟然每一刀都被接住了!

    刀刀无功而返!

    这怎么可能?!

    秦至臻的炼虚八极刀为什么会被这样轻易的挡住。他大概永远也不会知道原因。

    因为姜望并不打算让他知道歧途。

    这炼虚八极刀以刀术之能行于虚空现世跨越空间距离。当然称得上强大。

    绝对是顶级的刀术。

    但类似的攻击姜望却早已经见识过。今日骤遇不算陌生。

    那是在迷界的时候所遭遇的海族强者鱼嗣庆的裂空神通。

    “无视距离跨空间攻击”的天生神通要比炼虚八极刀更快、更突然。因为秦至臻的刀还需要走过一段虚空的路鱼嗣庆的攻击却不需要。

    彼时姜望面对鱼嗣庆靠的就是预判。

    第一次险些身死第二次仍然受伤第三次就已经能够避开……最后杀鱼嗣庆于界河中。

    战斗持续越久他越了解对手他的“知见”就越丰富预判就越精准。

    而他和秦至臻已经刀剑对撞千百次!

    秦至臻做得最错误的一个选择就是在他面前慢悠悠地打完了与雍国北宫恪之战以此来争势。

    他们之间的战斗是从选拔赛的那一次对话就已经开始。

    秦至臻在那个时候就已经开始立势。而姜望又何尝不是在那个时候就已经开始研究他?

    也不仅仅是他秦至臻。

    这天下之台上的每一个天骄姜望都已经认真观察过他一场场地看过去一招一式地研究就是为了补足自己的“知见”。

    而秦至臻为了营造无敌之势给了北宫恪足够多的展示时间——那同时也是给了姜望足够多的了解时间?

    再从双方走上演武台一直到现在。声闻仙态的十九息时间姜望一息也没有浪费在声音的世界里能够收集到的所有关于秦至臻的声音他一个也没有错过!

    为什么先前秦至臻以五府同耀的状态行于虚空却斩出的每一刀都能被他格挡住?

    就是因为如此。

    现在声闻仙态虽褪去“知见”却又补足。

    说起来对于秦至臻的“知见”可比当初他对鱼嗣庆的“知见”要丰富得多。

    尤其是刀术!

    秦至臻最强的斩三世修罗刀都已经被他割破。虽然那主要是由于歧途神通对“被操控”的反制但那样的交锋已经让姜望彻底了解了秦至臻最强刀术的状态。

    战斗进行到此刻他已经很熟悉秦至臻的刀!

    炼虚八极刀最强的地方就在于神出鬼没可落点一旦被预判对于姜望来说此刀也不过是寻常!

    “真是好刀术!”

    在人们惊叹的眼神中姜望轻巧地挽了一个剑花他并不打算解释秦至臻的惊疑只道:“再来!”

    其时八音焚海仍在场上流卷。

    随着姜望执剑这一挽剑气跃起成花被一只焰雀叼住。

    焰雀衔剑花。

    而后是第二朵第三朵……

    一朵朵半透明的剑气之花绕这青衫少年之身而起一只只火红色的焰雀翩跹来衔。

    焰雀衔着剑花以姜望为中心飞起。

    霎时间已经铺满视线!

    整个演武台其下涌动着火海火海之中流动着音潮

    其上焰雀衔剑花飞舞。

    这一副画面如梦似幻令人如见春景!

    观战席上心思全在晏抚身上的温汀兰也忍不住诧然出声问道:“二十四节气剑?”

    这几天的相处她与子舒算不得闺中密友但总是相熟的。

    子舒眼睛盯着演武台呆愣愣道:“不完全是。”

    虽只神似已是天纵之资!

    惊蛰初候桃始华清明初候桐始华。

    殷文华的桃剑花、桐剑花都被姜望看在眼里。

    他这模仿而成的剑花只得五分神似当然远不如二十四节气剑。但他又别出心裁地融入了焰雀衔花之道术。

    演剑气成花而以焰雀衔之。

    此式融剑术于道术已然令人惊艳。

    以剑花替焰花。

    威能于是骤增!

    没有亲见的人难以想象这一幕景观。

    空中焰雀衔剑花朝秦至臻飞去。焰雀藏火剑花含锋。

    地面火海卷音潮裂开又重合。

    如此席卷演武台的合击简直有让人窒息的压迫感!

    一瞬间天地相欺!

    面对此等突来的攻势秦至臻将身一转踏进虚空中。终于是放弃了再以炼虚八极刀尝试。

    再一次被逼退!

    他施展了两门绝顶刀术却两次被逼入虚空。

    他引以为傲的、此境绝顶之上更强一线的刀术面对姜望完全无力!

    这一战打到现在已经没人会怀疑姜望的强大。

    但是另一方面炼虚神通的恐怖也已尽显。

    在斩灭火界之后秦至臻可以说是进退自如占尽主动。稍有不对他就遁入虚空一有机会就跃出搏杀。

    不过也恰恰是秦至臻占据主动如此才更凸显姜望的可怕!

    同时……

    所有关注这场战斗的强者都应该会思考这些问题——

    从开战到现在秦至臻在虚空中行走了多久?

    他的炼虚神通开发究竟到了什么程度在迄今为止的运用中消耗了多少?还有多少挥霍的余地?

    他的炼虚神通之光还能照耀多久?

    而关于这些问题战斗中的秦至臻和姜望当然也不会错过。

    秦至臻一消失姜望立即催动八音焚海把演武台彻底铺满。同时控制衔剑花之焰雀飞散各处结成一张大网。

    这剑花焰雀“结网”的方式灵感来自于海族大军在迷界对他的捕杀。

    每一只剑花焰雀几乎都与其它剑花焰雀发生着最多的联系。任何一处遇袭都能够最快得到支援。

    观战席上的甘长安拧眉不语。

    齐国这姜望简直像一个最老道的猎手面对炼虚神通明明不占据主动却能够从容布设陷阱以地利应天时往往后发而先至反倒看起来占尽上风!

    真是可怕的战斗才华。

    不应该再拖延了……他想。

    强者的判断往往相同。

    几乎是在甘长安动念的同时。

    演武场上与姜望相对的位置出现了一扇黑幽幽的门。

    幽幽的黑光覆盖了这扇门户前三步的范围形成了一个扇形的黑色阴影。

    身穿黑色武服的秦至臻手持黑色横竖刀自这黑幽幽的门户中走出。

    这一次他走出虚空的方式如此不同!

    其人附近盘旋的剑花焰雀几乎是第一时间就俯冲而至结阵攻杀。

    而秦至臻就站在门口站在那扇形阴影中一动未动甚至于遥遥看了姜望一眼就闭上了眼睛。

    恐怖的事情发生了。

    那华丽却凶狠、俯冲而至的剑花焰雀一只一只的在撞至秦至臻身边后忽然就消失了!连声响也无不见半点踪影!

    剑气不复火焰不存。

    同样是在这个时候那铺满演武台的焰海和音潮也已经滚滚而赴剿杀秦至臻。

    却似流进了那阴影中。

    根本不能近秦至臻之身!

    姜望的感知非常明确他的剑术力量、道术力量是涌进了那黑幽幽的门户里根本不曾发生碰撞。

    秦至臻明明就站在那里伤害却为那扇门户所承接。

    这扇门是什么?

    这是什么样的力量?

    在齐国搜集到的情报之中根本没有与之相关的信息。

    这是最考验战斗才华的时候。

    姜望没有贸然再动反而立即控制住了八音焚海和剑花焰雀的力量引而不发握剑静默等待。

    他的等待没有持续太久。

    场上忽然响起了呜咽呜咽的风声。

    自秦至臻身后那黑幽幽的门户之中飘出来两队披甲执戈的鬼物。

    它们从秦至臻两侧鱼贯而出身上鬼气缭绕。

    披着残破的甲仿佛是从某处古战场“复苏”过来手中长戈倒是锋芒毕露流动着黑亮的光。

    在这些鬼物身上姜望感受到了幽冥气息但又并不完全归属于幽冥。

    有过与白骨邪神打交道的经历他对于幽冥力量并不陌生。

    秦至臻现在展现的是某种可以召唤鬼物的神通?

    幽冥之门?

    姜望同时能够感觉得到演武台的这方天地的确有某种气息的改变。缓慢但正在发生。

    秦至臻这神通还可以改变环境制造战场么……

    他迅速捕捉着信息分析着情况补充着“知见”。

    此时此刻偌大的演武场上仍是焰海生波剑花焰雀飞舞。

    那扇黑幽幽的门户和门户前扇形的阴影仿佛是海中孤岛。焰海音潮中偶有散逸的“浪花”涌入顷刻就被黑幽幽的门户所吞噬。

    双眸紧闭的秦至臻就站在这“孤岛”之中。

    同时持续的八音焚海和剑花焰雀消耗了姜望恐怖的道元储备。

    但这是必要的消耗他必须要以这些力量为自己制造足够的缓冲带。避免遭遇类似于斗昭天人五衰那样的杀招时守之不及。

    好在秦至臻消耗的更是神通之力。

    其人又是开启五府同耀状态、又是行于虚空此时又展现这门神通……他的消耗只会更可怕、

    战斗是力的对抗也是智的博弈。

    彼此之间不断地限制、削弱、推测、针对。

    燃烧着意志与力量的极限争夺最后的胜利结果。

    秦至臻当然不会做不智的消耗。

    只见那两队鬼卒飘出黑幽幽的门户后便手持长戈不声不响向着姜望冲来。

    但与很多人想象的画面不同。

    这两队气势汹汹的鬼卒几乎是刚刚冲出黑色扇形阴影的范围就被围绕在四周的火海与音潮吞没!

    秦至臻酝酿的杀招竟然孱弱至此?

    唯独场上的姜望眼神微凝。

    他倒是不觉得这两队鬼卒有多么孱弱毕竟八音焚海的消耗只有他自己清楚。但认真来说这种程度的鬼卒的确也不该出现在这种层面的战斗中才是。

    事有反常必为妖!

    无论人们如何猜想秦至臻始终闭眸不动默如暗礁。

    须臾自他身后又飘出一黑一白两个身影。

    一者全身披白满面笑容高瘦身材惨白面容口吐长舌头戴尖顶官帽其上有字曰“一见生财”。

    一者通身穿黑面容凶悍身宽体胖个小面黑官帽上亦有四字曰“天下太平”。

    一者执脚镣一者执手铐。

    极具气势威严甚足。

    身上并无鬼气反而隐有神香!

    神话传说中的黑白无常!

    也是神道大昌时代最常被显化驱使的神祇形象之一。

    场下照无颜忍不住失声:“这是阎罗殿!”

    秦至臻从开战到现在多次往返虚空。原来也是在经营此殿!

    顶级神通阎罗殿世间罕见。

    她也是在龙门书院的古老典籍上才翻到过类似的记载。

    这一声惊呼自然被湮灭在场外无法传达到演武台上。

    任何影响战斗公平的因素都会被主持战斗的余徙抹去。

    但场上的姜望也从这黑白无常的出场中感受到了那不同寻常的意味。

    这黑白无常明显比那两队鬼卒强上不止一筹。既然如此那两队鬼卒出场的意义何在?

    或许……正是它们满足了黑白无常出现的某种要求!

    秦至臻闭眸不动或许是在虚空之中经营着什么……

    不能再等!

    姜望立即在心中做出判断。

    人们只看到秦至臻身后那黑白无常一出现立即便飞出黑幽幽门户前的阴影撞进了焰海中。

    而姜望左手一握顷刻间火海音潮皆回流被他收于体内。

    漫天焰雀散为火元只余下朵朵焰花飘在空中。

    右手握剑一划漫天剑花亦飘散。

    一霎天地空空。

    观战者大多不解。

    面对着踏出幽黑门户的黑白无常姜望竟然不思绞杀反倒散去范围道术。是何道理?

    但到了现在这个时候已经没有多少人会怀疑姜望的选择了。毕竟姜望早已经证明了自己。他们只会思考是自己哪里考虑得不足漏掉了什么。

    牧国备战席上面容隐在斗篷下、始终在打坐的苍瞑忽然说道:“这样就有趣多了。”

    他看到了什么?

    一旁瘦小的那良并不说话只是看向演武台上的眼神更认真了些。

    剑花焰雀散去火海音潮消失。

    已经走出幽黑门户的黑白无常却没有半点停滞。

    但见那吊着长舌的黑无常手中脚镣一甩那散发着森森寒气的漆黑脚镣呼啸而出在空中无限延展直向着姜望而来。

    而矮胖的白无常双手一错只把那对手铐分开握成了一对指虎。

    咚咚咚!

    脚步在地面疾踏笔直冲向姜望。

    ……

    ……

    ……

    ……

    ……

    (昨天八千字今天一万字。本来想拆两千字因为七天八千字的目标很累能凑两千是两千。但又不想破坏阅读体验。所以就这样了。

    我自己在描述一个广阔的世界我也该知道一个真实的世界里就是什么人都会有的。

    比如你才写五章就拼命黑你。你成绩差的时候说成绩证明了你烂。你成绩好点了就说数据都是假的盟主都是你自己……看起来好像跟你有血海深仇但事实上你从来不认识它们。

    这个世界上就是什么人都会有的。

    有人伤害你也有人治愈你。

    我想我需要慢慢习惯。

    破防了它们反而开心了。使亲者痛仇者快智者不为。

    我会跟喜欢这本小说的人一起走下去。就好好看我如何给黄河之会一个璀璨的收尾吧!

    明天争取继续八千字。

    当然只是尽力去写不一定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