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文盲帝师 > 第一百二十三章、左将军

第一百二十三章、左将军

 热门推荐:
    一天时间不到,权大将军就认可了韩铭的练兵方法。

    虽然有些地方他不赞同,但没有提出反对的意见,很爽快地把左营的兵权交了出来。

    他敏锐地察觉到,以这种方式练出来的兵,凝聚力会很强。

    关键是,这个凝聚力不是对主将的,而是心向大盛。

    驸马在无形之中,不断把大盛的名号刻在士兵的心中,增加他们的认同感。

    如果能有成效,那么就会解决一个,自古就存在的难题。

    带兵打仗,临阵换将是兵家大忌。其本质原因是,这么做会导致兵不知将,将不知兵。

    没有在一起配合过,或者主将声名不显,得不到士兵的信任,士气就会很低。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军队,都会用主将的姓氏开头,称为某家军。以主将的人格魅力,将麾下的士兵给凝聚起来。

    但是,如果能有一种统一的训练方法,不靠主将的个人就能把军心立起来,那该是何等场景。

    这就是,权大将军干脆放手的原因。现在的军制,讲究的是一将无能,累死千军。更多的是注重将军的能力,士兵之间的水平差不多。

    这也是他一直在担心的事情,如果碰到青黄不接,没有新一代扛起大旗,之前再强的军队,也会慢慢衰落。

    正如现在的羽营。

    副将,将军,校尉,依旧是那些老面孔,年轻人几乎没有。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基本战力,只能逐步削减人员编制。

    巅峰时期,羽营可是有五万人马,到如今已不足两万之数。再过个几年,恐怕要被踢出三大营了。

    驸马的到来,给了羽营新的生机。他想看看,是不是以后会出现,流水将军这一盛况。

    韩铭拿到代表了左将军的令箭,并没有立刻开始整军,而是把校尉以上的人拉过来开会。

    自家人知自家事,自己有多少斤两,他还是清楚的。

    左营士兵有四千八百人,将军五人,校尉十人。

    近五千的人马,怎么指挥,怎么调度,如何传达命令,这些都不是简单的事。

    只有收服这些中层,有他们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很快,左营第一次军官会议,在韩铭临时设的军帐中召开。

    “见过韩将军。”

    有了大将军的招呼,这些人表现的很客气,心里也想知道,对方会说些什么。

    “诸位免礼,入座吧。”

    简单的开场白之后,韩铭先让他们介绍一下士兵的具体情况,包括构成,日常训练这些。

    之前与他有过照面的几人,从人数开始,把所有情况和盘托出,并点出了现在左营的尴尬现状。

    左营有三千的弓箭手,一千步卒,八百骑兵。显然,这是更适合防守的人员配置,并不适合阵地战和追击。

    近年,大盛境内平稳,鲜有战事,更不用说需要用到他们了。

    韩铭听完以后,眼神大亮。如此多的远程射手,不就是现实版的箭阵开道,所向披靡吗?

    了解完情况以后,他开始给这些人洗脑,“各位当兵是为了什么?”

    “将军,我家祖传的。”

    “对啊将军,不干这个,就只能种地了。”

    “末将也是,一看到书就头疼。”

    回答都差不多,显然都是为了当兵而当兵的,很标准的答案。

    可这样,是不行的。

    如果在将军的心中,都没有卫国的概念,要在事到临头,看到惨烈之景才觉醒。那这个问题,就有些大了。

    士兵可以这么说,也可以这么认为,但作为指挥他们的上层,必须觉悟要高一些。

    这样才能在最快的时间内,清楚事情的重要性,做出正确的决策。

    “你们多久没出征过了?”

    说到这个,在座的人就有话说了。

    “末将都不记得了,快有十年了吧。”

    “上次陛下给我们传令,我等还以为有大动作了,结果白高兴一场。”

    “说得是,可能我们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韩铭心中了然,笑着问了一句,“若是换一个地方打仗,你们去吗?”

    “将军,您不是在骗我们?”

    “自然是真的,否则我何必要来这里。”

    得到确切的答案,众人有些兴奋,跃跃欲试。虽然他们的初衷,是为了建功立业,或者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

    对于韩铭来说,目前也够了。想要扭转一个成年人的三观,很难。

    “你们现在属于我的麾下,然而我这个左将军只是暂时的,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吗?”

    这话他们似懂非懂,互相打量,都在摇头。

    作为年岁最长的一位偏将,葛斌的人生阅历很丰富,家庭的情况也很复杂。

    他第一时间就想到了一种可能,“将军,您的意思是,我们想要打仗,不是以羽营将士的身份?”

    韩铭没有正面回答,不轻不重地说了一句,“达到条件的,才有资格去。还有,这个消息保密,若是被其他人知道了,我就拿你们开刀。”

    这近乎于肯定的意思,让几位偏将有些犹豫。下面的十个校尉,则是心里已经打定主意拼一把了。

    他们大多四十往上,如果一直在羽营这个地方,结局只能是养老。多年的袍泽之情,也做不出把上面几位挤走的事。

    用功绩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后,韩铭开始给他们科普自己的练兵方法。

    有了前面的工作,大家的心思不在这上面,抵触的情绪少了很多,都听得很认真。

    尤其是那些校尉,本就亲眼见识过,现在一条条听下来,心里的火焰开始复苏。

    按将军所说,这个训练方式,日后要用到大盛所有军士身上,在羽营只是试练。

    如果真是这样,那是不是意味着自己的机会来了?哪怕没有被选中去打仗,只要学好了这个,还可以去边关练兵。

    唯一的问题是,将军不是在吹牛吧?

    韩铭从他们脸上得到了信息,没解释那么多,“日后你们自然知道。你们回去想想,若陛下只是让我来领个功什么的,用御林军不是更好?”

    “将军放心,末将定当吃透此法,尽快上手。”

    “嗯,回去准备吧。明天开始,以旅为方阵,旅帅和队正负责各自的麾下。”

    “是。”

    等人离开,韩铭坐在椅子上,手按着头,觉得脑壳疼。

    还是时间太少了,不能一步步引导,从而让他们在自己心里产生家国的概念。

    既然软的路线不好走,还是直接来硬的吧。

    他找来被放了一天假,被当作自己亲兵培养的百多人,给了他们一个任务。

    “本来想让你们休息的,但我需要你们帮我做件事。有问题吗?”

    “请将军吩咐。”

    “很好。今日的假期,我记下了,日后会补上。现在你们立刻返回长安,多收集一些边塞、沿海的事,主题为我大盛子民的血泪史。我需要你们把各种被外族杀戮、被海匪劫掠的情况,列给我。”

    想到这个可能会有难度,他拿出皇帝赐给他的令牌,“王二,你带这个去找公主,让她请陛下帮忙。你们有人脉的发动人脉,没有的可以去市井打听,但必须言之有据,最好能有佐证。”

    “明天午时之前无论有没有成果,都必须返回营地。谁完成的好,谁就是下个月的队长。听清楚我的命令了吗?”

    “清楚了。”

    “很好,立刻出发。”

    “是。”

    既然温和的情怀路线,没有那么快见效。以仇恨激起血性,同仇敌忾,加速他们的觉醒,就是目前最好的办法。

    仇恨的市场经久不衰,这种力量具有无限的可能。

    除此之外,还必须让他们有一个感到骄傲,一个随时都挂在嘴边,时时炫耀的身份。

    在韩铭绞尽脑汁,想快速获得一支攻坚军队的时候。权大将军一把掳过了自己的孙子,将他偷偷带到了自己帐中。

    “哲儿,你为什么会在驸马的队伍里?”

    “大将军,末将经过父亲同意才来的。”

    权大将军轻轻拍了他一巴掌,“小滑头,就你还末将,你是个什么将?连个小卒都不是。我是问你,为什么会想到来这里。”

    权哲摸了摸自己脑袋,“末……我跟着秦琛来的啊,他给好多人提了,说这是好事,让我们不要错过了。”

    “你居然直呼大皇子名讳?”

    又被打了一巴掌,权哲很委屈,“我们将军说的,在队里只能以名字相称,那些杂七杂八的身份都不作数。”

    “是驸马的意思?”

    “大将军,我们将军说了,在公主府他永远是驸马。但是在军营,他就是将军。您也一样,在这里我不能叫您祖父,得叫大将军。”

    权大将军一愣,随即哈哈大笑,“好小子,半月不见,长进不少。你们将军说得对,就是这么个道理。在营地,一切以军规为主,知道吗?”

    “知道,我们将军一天说八遍的。”

    “我们将军,我们将军,我看你都快成韩家人了。去去去,别在这里烦我。”

    权哲嘿嘿一笑,“那我先走了,回家我再给您好好说说。”

    看着孙子的背影,权大将军无奈摇头。这回,真是欠了个好大的人情啊。

    不逢开国之功,何不大方从龙。

    这是民间传唱的,军人简单粗暴的上升道路。这个收获和风险都很大,完全看自己的眼光。

    但按现在的情况,这基本都是稳的。

    权大将军有些无语,自己欠韩伯伯的,孙子还是欠韩家的,这辈子算是脱不开了。

    “也罢,就用老夫这把老骨头,来还这份恩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