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三国:诸葛凉的悲催人生 > 第147章 新建卧龙居63
    葛亮便是开口说道:

    “我华夏汉民族自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主要农区在秦岭和淮河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由于这一地区降雨少、雨水分布不匀,常有干旱威胁,土壤耕作上重视保墒防旱。”

    当然这说农事也不是葛亮一个人在说,水镜先生接着说道:“不错啊,当时通行的‘畎亩法’,所谓‘垄上曰亩,垄中曰畎’,由于时间长了便被称“垄作法”,在《诗经》中已有不少记载。”

    向朗随着也是说道:春秋战国时期,不少文献都把“畎亩”作为“农业”,如《国语·周语》中把“畎亩之人”作为农夫的代名词,《国语·晋语》把“畎亩之勤”作为牛耕,《孟子》和《庄子》把在农田中从事农耕的人称作在“畎亩之中”等,都说明当时已通行“畎亩法”。

    葛亮:《吕氏春秋·任地》中总结的“上田弃亩,下田弃畎”,为人们平地势以免旱涝指出了方向。

    书中还提出“凡耕之大方,力者欲柔,柔者欲力;息者欲劳,劳者欲息;棘者欲肥,肥者欲棘;急者欲缓,缓者欲急;湿者欲燥,燥者欲湿”,认为可以通过土壤耕作措施使土壤中的水肥等因素能达到协调。

    “地可使肥,亦可使棘”,关键是要措施得当,因地、因时制宜,合理耕作。春秋以前的文献中,论及耕地的不少,但尚未见到“深耕”的提法。

    随着铁制农具的创制和牛耕的推行,深耕越来越受到重视。《管子·小匡》中有“深耕,均种,疾耰”,《国语·齐语》中也有“深耕而疾耰”之说。

    到了战国时期,《孟子》提到“深耕易耨”,《韩非子》中则强调“耕者且深,耨者熟耘”,说明农业精耕细作的格局已奠定基础,“深耕”一词几已变成通行语汇。

    至于秦汉以来,北方保墒防旱的耕作体系渐趋完善,形成体系。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在关中地区推行“代田法”,是春秋战国时期“上田弃亩”法的发展。

    它的推行,取得了“用力少而得谷多”的效果。

    由于大型犁铧和犁壁的广泛应用,此时又创始了“翻耕法”,耕后用“耱”来进行整地作业。

    汉成帝时,关中地区推行的“区田法”,也是一种抗旱增产的好方法。

    现在北方应该创始了铁齿耙后,又形成了耕后有耙、耙后有耱的耕作体系,从而增强了保墒防旱的能力。

    葛亮说道了这儿,向朗问道:“孔明何以知道北方现在有了铁齿杷呢?”

    葛亮就是一顿,这样自己怎么说呢?瞬间葛亮便是说道:“以后不就有了吗?你们且看来。”葛亮说完之后,在桌案上用茶水画出了铁齿杷的形状,一种是牛拉的,现在确实已经在用了,还有就是可以手拿的。

    几人把葛亮所画的图在脑海中幻想一番,确实有很有操作的可能,这些也是魏晋出现的东西,所以葛亮才敢直接说出来,要是跨到唐朝或者是跟以后的东西,葛亮可是不敢直接说出来的。要是向朗为了给葛亮传播名声啥的,不知不觉间葛亮又要来一次吐血,何况葛亮现在还是残血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