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科幻小说 > 散佚残章:浮浪 > 030.讲道
    “大道九度”

    见李鱼面露疑色,都城隍轻轻颔首:

    “然,道有九度,分别异字也。孤今将为尔等具陈其意,自随而记之,勿使有失。”

    李鱼闻言定了定神,将一时疑惑抛之脑后,仔细听讲。

    “其上第一,元气无为者,念其身也,无一为也,但思其身,洞白若委气而无形,常以是为法,已成,则无不为c无不知也。”

    都城隍顿了顿,又解释道:

    “以太平道的神庭治世观点来看,只有皇天上清金阙后圣九玄帝君能当此言,此亦太上之名,乃太上神道之尊称。”

    李鱼回想了一番,默默点头。

    所谓金阙帝君者,正是太上道祖十大名号之一,列在第八,多有异名如“后圣九玄金阙帝君”c“太极金阙帝君”等,俱都是道祖别名。昔年贞白先生作真灵业位图甚至将此名排在第三等,尚在位列第四等的老君之上。

    “其二为虚无自然者,又曰凝靖虚无。守形洞虚,自然无有奇也,和光同尘,与天地为一,混万物并生。”

    城隍说至此节,看向李鱼,笑问道:

    “你可曾学过太上琴心之文”

    李鱼茫然摇头,阴阳司司主田浩于是在旁提示道:

    “殿下所言太上琴心文,便是黄庭三篇中内景一篇。”

    “原来是那个啊,”李鱼恍然大悟,“这我倒是读过,上清紫霞虚皇前,太上大道玉晨君。闲居蕊珠作七言,散化五形变万神嘛”

    “不错,”都城隍轻轻颔首,“是为黄庭曰内篇,琴心三叠舞胎仙,何谓琴心即为上田神舍,中田气府,下田精区,也即道门内丹术所谓之三丹田。琴心三叠,正是搬挪下田金丹,经气府而入神舍,蜕化阳神之语,为炼气化神之功。”

    略略谈了几句道门修行,都城隍话锋一转,导回正轨:

    “孤之所以谈及黄庭,却是要点明一处关隘,你可知内景篇何以命名”

    李鱼闻言一滞,他当年翻阅黄庭经,也只是闲来无事,加之心中好奇罢了,谁会想那么多,还去一一训诂c考订词意啊

    辅德王见此叹了口气,像是见到子弟学业荒废的家中长辈,随手一指田浩:

    “你说与他听罢。”

    “喏,”阴阳司主俯身一拜,对李鱼道,“好教尊驾知晓,黄庭内景经以虚无为主,故用黄庭标之耳。其景者,神也。其经有十三神,皆身中之内景名字。故内景一篇以存神观想为要,乃身中神也。”

    “存神亦名思神,”都城隍接着道,“谓存思人体之中c天地之间各种神祇,前者谓存思身中神,后者又唤作观想。”

    祂看着似懂非懂的李鱼,以及一脸茫然的越苏氏,轻笑道:

    “想来尔等心中怕是疑虑,明明是讲太平经中道有九度之论,为何如今却在讲论黄庭存神之术。”

    辅德王轻轻摆手,殿中忽然有云雾涌来,凝为一具赤裸人体悬在空中,皮肤先被剥去,露出其下血管神经;经络又被断开,显出五脏六腑。

    整个过程不见半点血液,俱都是辅德王以神力拟化而来。

    “万神为其民,皆随人盛衰。此天地常理,若以神同城而善御之,静身存神,即病不加也,年寿长久,神明佑之c神长二尺五寸,随五行五藏服饰实际上,最早的身中神之论,正是出自一百七十卷太平青领书中,位列癸水一部。”

    城隍挥了挥手,先前的人体模型再度化作云烟消弭,整座大殿之中只得祂一人徐徐而谈的声音,显得莫名严肃且凝重。

    “孤方才所言,其二为虚无自然者,又曰凝靖虚无。你若是不能理解,不如仿身中神观点来看,将天地视作人体,那这些凝靖虚无的二等大神,便是与天地并生,同万物为一,说一句身化天地也算恰当。

    “以此而推,三为数度者,积精还自视也,数头发下至足五指,分别形容,身外内莫不毕数,知其意。三等数度分别可见的存在,也就是那些仅次于凝靖虚无的身中神们。”

    “四为神游出去者,思念五藏之神,昼出入,见其行游,可与语言也。则是掌控天地法理的神圣,诸如阴阳五行之类。

    “五为大道神者,人神出,乃与五行四时相类,青赤白黄黑,俱同藏神,出入往来,四时五行神吏为人使,名为具道,可降诸邪也。这一位格虽然与四等相似,但权柄却是要弱上不少,仅能掌控一时一地之法理,就如寄藏你身的那位异域神祇一般。”

    说到这里,都城隍总算停了口气,给了李鱼反应的时间。

    李鱼将辅德王所言在脑海中翻来覆

    去地回味了几遍,稍稍消化了一些,于是出言问道:

    “我曾在前朝的艺文类聚以及太平兴国年间所成的太平御览中见到过吴人徐整所编的一本历纪,内中有盘古开天,死后身化万物之言。

    “按殿下所言,所谓元气无为者,是否等于孕生盘古的混沌;凝靖虚无者,则是盘古本身;数度可见是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之类的大神通者;神游而返者为其后所现之物,大道神同者再后,如此如此”

    都城隍闻言闭目,思索了一番李鱼言论,睁眼颔首微笑:

    “虽不中,亦不远矣。”

    李鱼闻言心中振奋,同时亦有所思:

    “太平经与黄庭经俱都是汉末三国之际显世,彼时道门未兴,只是以太平道c五斗米道等形式散居各地。

    “而历纪亦是三国时期吴人所作,很难说这彼此之间没有相互影响。盘古开天之真假,尚未可知。”

    由于李鱼所学专业缘故,他在阅读一些宗教神话c民俗传说之类的书籍时,总是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去看。

    一方面,他对于世间是否存在神秘侧,是秉持中立态度的,且这一态度在穿越后已然转为确信;但另一方面,他的专业学识告诉他,那些奇幻c瑰丽的上古神话若是按时间推算,先民们彼时尚处于茹毛饮血,刀耕火种的原始部落社会,根本不可能如神话中所言做出种种移山c分海一般的事迹。

    毕竟历史有实证,而神话没有。

    只是后来有了穿越世界的经历,他才将这种观念按了下去,开始在假设那些神鬼志异悉数为真的前提下进行求索,以期获得一些有关上古时期的蛛丝马迹。

    方才都城隍所言,却是再度勾起了他这股思绪,一时间不禁有些惘然。

    “前世所阅典籍,如今依然可见。那这典籍中所载之事,到底是真是假若只是因为换了一方天地,假的就成了真的,那这些典籍,又为何会在两方世界中一道出现呢”

    种种繁杂思绪于脑海间流过,李鱼面色阴晴不定,神思陷入恍惚,似乎又见到了前世景物,看见了鬓有华发的父母,看见了熟悉的街区楼房。

    “独在异乡为异客,唯有梦中暂得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