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踏枝 > 正文 第283章 那个女儿

正文 第283章 那个女儿

 热门推荐:
    嗡嗡的。

    巧玉懵住了。

    她呆呆看着老夫人良久都说不出话来。

    老夫人也没有说话。

    那些话语在她心里反复地思考了很多次了。

    最初的切入口划开之后想要继续往下说对老夫人而言并非难事。

    可是对听她讲述的巧玉来说正是最难的一刻。

    这种难不是排斥也不是质疑而是懵。

    人懵着脑子懵着。

    无论是多么用心的真情实意的话语也无法完完全全地传达到巧玉的心里。

    比左耳进、右耳出还要糟糕。

    老夫人很清楚这种时候最忌讳的就是“急切”两字。

    得慢下来再慢一些。

    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去接受。

    而不是一头浆糊的时候再一股脑儿添更多东西进去。

    这都僵了、堵了之后怎么可能理得顺畅?

    巧玉与念之不同。

    念之怀疑了十几年、追寻了十几年他对所有的一切都有准备。

    巧玉确是毫不知情的那个。

    哪怕近来心里生了些不解之处但她从未往自己的身世上想过。

    老夫人不急着解释也不催她她只是握着女儿的手不会很紧却也不松开。

    隔了很久巧玉的眼睛里才有了些神采。

    “奴婢……”她一开口声音还发着颤“奴婢是您的亲生女儿?”

    老夫人坚定地点了点头。

    巧玉咬住了唇。

    刚刚她其实什么都没有想。

    或者说她试着努力去想只是她的脑袋一片空白。

    现在她稍微能整理一下了老夫人的话给她的感觉只有三个字。

    “不真实”。

    因为她前头二十年出头的人生太真实了。

    慈爱的祖母、温柔的母亲、敦厚的父亲、可爱的弟弟。

    她在家里度过的每一日、每一年都是真切的。

    她就是家里的姑娘。

    虽说各家都有不同但在巧玉的印象里祖母、父母、幼弟他们就该是那样的。

    入府之后她的身份改变了成了一个丫鬟。

    她勤恳做好自己的事脚踏实地过的每一天也是真的。

    而老夫人的话把她二十年的人生全推翻了。

    是民间姑娘与国公府的姑娘真是投胎时来选择十个人里有九个会选后者。

    可她现在不是投胎。

    她已经长大了是个有活生生的“过去”的人。

    结果她的出身是假的过去是假的父母也是假的……

    彷徨与茫然如白雾一般包围着她。

    老夫人看着巧玉的反应轻轻捏了捏她的指尖道:“我晓得你一时半会儿间很难接受这事也需要静下心来我们慢慢说。你若是心里乱得很就先理一理如果能平静些我再与你说。你看呢?”

    巧玉垂下了眼帘。

    乱是乱的。

    都说快刀斩乱麻。

    麻可以斩人生不行。

    再突兀、再不踏实事情摊在眼前了就需要她沉下心来梳理。

    很小的时候祖母教她女红。

    穿针引线急不得。

    劈线分线更要耐住心思。

    但凡有一瞬间燥了胡乱一扯那一段线就全废了。

    祖母循循教导的话语巧玉依旧记在脑海里。

    深吸了一口气又徐徐吐出来她让自己尽量平静下来。

    “您说”巧玉弯了弯唇挤出一个不算好看的笑“奴婢听着会好好听。”

    “念之的亲生母亲是我的表姐……”老夫人放慢语速与巧玉解释那年发生的事情。

    太子被害死前将妻儿的安危托付给了林宣。

    太子妃早产生下儿子好在照顾得当孩子慢慢养回来了。

    等到女儿出生时他们换了孩子。

    做父母的如何能不牵挂亲儿?

    可既然选择了这条路他们就只能忍住唯一能做的就是给女儿寻一户可靠的好人家。

    而后一年又一年……

    林宣病故她把巧玉带回身边她与长公主、林芷一起等待念之长大长大到他可以为自己的人生去做选择的时候……

    “他是自己弄明白的”老夫人道“可能这就是天时地利人和吧。他自己弄清楚想透彻然后走下去。”

    巧玉一直没有开口。

    正如她自己说的她很认真地在听老夫人的讲述。

    这段尘封了二十多年的旧事里有太多的人太多的抉择。

    她不是不能理解他们的选择。

    她长在相对宽裕的民间家庭但她的祖母、父母都经历了乱世他们会回忆很多旧年苦痛。

    进府之后她从嬷嬷们口中了解了定国公府。

    建过的功业付出的鲜血。

    她不懂朝堂上这样那样的事可她明白什么是骁勇、什么是忠义。

    如果她不是故事里那个女儿她一定会鼓掌、会赞叹为这份高义、奋勇、孜孜不辍。

    可她是啊。

    她是那个女儿。

    她感受到的是痛苦与无奈。

    这种情感并不是来自她的内心而是老夫人的内心。

    明明老夫人想表达的仅仅是对她的“愧疚”可她感觉到的是老夫人想要藏起来的真心。

    这就是母女吧……

    痛苦也好、无奈也罢来自于当年老夫人自己的选择。

    老夫人想自己扛着绝不想把压力给到她。

    哪怕是无意识的。

    可是她们是母女啊。

    心连着心。

    她又岂会不懂?

    她是故事里的那个女儿所以在赞叹之余她也会难过会痛心。

    在她什么都不知道的童年岁月里母亲是如何独自品尝着对她的思念呢?

    当年的决定是迫不得已。

    两个襁褓里的孩子根本没有置喙的余地。

    现在不同了。

    国公爷、皇太孙他选择迎难而上。

    那她也不想落后。

    “奴婢还没有想得很明白”巧玉整理着思路坦率地实话实说“不是不信也不是怪谁而是奴婢、奴婢很彷徨……可是奴婢会继续想也相信自己很很快理顺适应起来……”

    不能做缩头乌龟。

    不能捂住眼睛与耳朵。

    她有很好的祖母与父母。

    没有血缘但教养不区分血缘。

    国公府的姑娘也好镖师家的女儿也罢立足人世的道理都是一样的。

    她得对得起祖母与养父母的教导。

    她也得对得起亲生父母他们无法亲自养育她可他们给她挑了最最好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