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网游小说 > 跳跃一千年 > 正文 第四十五节 进程与秩序

正文 第四十五节 进程与秩序

 热门推荐:
    别想太多尽管身体变年轻甚至有些非人类荷尔蒙这种玩意儿同样分泌得也更加旺盛但罗开先的身体里安装的还是那个历经战火与坎坷的老男人的灵魂。¤頂點小說

    老男人这种生物或许会找借口寻花问柳调剂心情但绝不会轻易放弃原则与操守尤其是罗开先这类特种职业型“老男人”刻板、固执或者放纵、狂野之类的所有情绪都是如同插件一样可以按计划切换的。

    所以他尽量适应并遵从着这个时代的习俗而不是想当然的认为自己强大就无所顾忌。

    他不是一个习惯放纵自己的人换句话说他是那种睡觉时候都要睁着一只眼睛的那种人时刻保持警觉的状态几乎在李姌充满妇人温馨的帐篷里面睡着实在是他的精神太过于疲累了。

    有句俗话——休憩是为了更好的前行这话放在罗开先身上绝对适合。

    与李姌的闲聊被罗开先当作了放松兼且调整思路的休息办法每次休憩之后总会有些新的想法出现然后他便捡短期能够实行的略作调整当然动脑动嘴的是他罗某人具体操作的则各有其人。

    譬如为了营地安全原本拟在营地四周设置守备营的木栅营垒之后便更改为四处挖掘地窝子1设置暗堡当然地窝子这种住所适合冬季居住却也有两点不好夏季需要避免暴雨渗水冬季却要防备大雪漫盖河西这种地方可不比南方冬季暴雪来临的时候累积几尺深的积雪可不是闹着玩的。

    此外挑拣几处土丘设为弩炮营的驻守点土丘内部完全挖空变成了山洞然后在山洞顶部设置出气口这样的地方就成了冬暖夏凉的藏兵洞硕大的松树炮按照固定的射角预埋好真若有敌突破了骑兵营的巡逻线漫天飞舞的石头绝对会砸烂所有敌人的脑袋。

    能够设置为弩炮营驻点的地方并不多好在所处黄河岸边的土丘多是沉积底层挖掘洞窟并不难而且木材足量加上人手充足构建支撑结构也是方便得很。

    罗开先倒想设立几处砖石结构的堡垒但是临近冬季新砌砖窑根本来不及原本废弃土城拆出来的材料又要保证工坊之用所以更多的想法只能暂时作罢。

    如此多变的想法换做不理解的人难免会有抵触情绪但是从希尔凡出发以来罗某人积累的威望实在太多这种威望起了关键作用作为建设主力的士兵们用行动支持了他们的主将。

    所有的士兵指的当然不仅仅是指当初希尔凡老营的战士和一路收拢的汉裔还包括一路投靠草原部族甚至还有孛罗城收降的所有人不管是曾经葛逻禄人和突厥人军队中的战士还是原本定难军党项人的部下。

    顺便提一句孛罗城外那次战斗之后原本的败军之卒被分配到各营之后他们本以为会如同这时代的其他军队一样被当做敢死队或者奴兵使用但是从孛罗城到灵州的一路上所有的待遇——装备与饮食完全与新兵同一标准看不到任何不平等待遇只是这一点就可以让他们完全归心更不用说没有任何歧视的升迁标准更是让饱受了贵族欺压的底层士兵充满了拼劲当然该有的牢骚仍旧存在却是人之常情因为格外严格的卫生要求和无处不在的规矩真的折磨人没完没了累死人的集训更是熬炼人的最好手段……

    深秋多变的天气虽有些许影响但一切仍旧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如同之前万里路途上的坚持。

    大风只持续了两日便告停歇余下的日子难得的晴朗或是天公作美不远远途归来的旅人再尝艰辛晴朗的日子竟又持续了七天之久待到初雪来临的十月初四日所有筹划内的土木重活全部告一段落。

    基本竣工的木屋营地就像一座小型的城市粗大的木栅栏圈住外围的同时也在内部分割成了不同的居住区就像是后世的住宅小区不同的只不过所有的房子都是木头建造而已居住区里面校场、集体仓库、厕所、浴屋、工具屋之类全部应有尽有此外还有专门的取水点和垃圾堆放场……

    所有新建的木屋大小并不相同大的能有数百平小的仅有几十平但却同样都有一部分石砌的结构那是用来取暖的壁炉和火炕此外还有独立使用的厨间和洗漱间余下的空间则是留给各家自己筹划这却不是集体劳动所能顾及的。

    当然凡事有利必有弊木制的房子最大的好处是建造快捷坏处却是容易发生火灾火烧连城真的不是什么玩笑事。

    对此没有什么好办法的罗某人只好强制规定每座木屋的间距要至少二十步彼此直接的空地上还不允许堆放杂物几位老人曾建议如唐长安城一般设立坊墙用来放火但终究时间和季节以及人力所限只能留待天气转暖之后再议罗开先倒是想制作一些人力消防车但同样受限于时间、效率和工艺无法之下他命令工坊制作了一批木排上面刻好一些营地内用火的注意事项然后再由宪兵队的人四处安设也算是营地纪律的又一项提升。

    这座粗糙简陋的城市并没有这个时代通有的城门和高墙只有木栅栏和拒马还有为数众多的陷坑以及水道做为防御不过却没人担忧这里的安全先不说罗某人预设的各处防御点单单围着营地随处设置的木制望楼就不是好相与的。

    每座望楼的高度仅有不足二十米占地却也有近五十个平方上下分为三层最底层是哨兵存放马匹的地方中间一层是轮岗休息之用最上层则布有床弩和小型抛车作为防御战具。每座望楼之间的距离是二百步配合上面布设的武器恰好可以形成交叉火力。

    因为时间仓促种种布置已经可以说是眼下所能达到的最好程度虽然不合这个时代人们的城市概念却完全附和罗某人的想法——在他看来如果真有什么敌人能够攻到营地里他在外围设置的暗堡和地窝子就完全是摆设了。

    所以营地的四个出入口连大门都没有只是在每个通道口堆放了几块巨大的石头——这些石头原本是散落在荒地上的这些石头多数都是花岗岩很难移动不说同样难以凿烂巨石被人们移动到通道口之后罗开先提了一个建议借助几块石头做基础再堆砌一些石头用石灰浆勾缝就变成了颇为原生态的石头房子这些房子恰好可以作为通道值守哨兵的住所。

    同时考虑营地在外人眼中的识别功能由最年长的老李坦题字最好的石匠来操作在四个出入口的大石头上分别雕刻上了“灵州”的字样精神矍铄的老李坦兴致上来写的字有些颤颤巍巍配合石匠的手艺在天然平整的巨石上雕刻出来的字样虽然说不上工整庄严却颇有一些雄奇、古拙、粗旷外加自然之美即使习惯了军营秩序感的罗某人也没有任何不满意的想法。

    之前的大风和晴天使得新建的木屋变得干燥宜居连同内里新建的土炕都已经完全干透完全可以让人们搬迁入住了。

    于是趁着零星的雪花刚刚飘散所有人开始忙碌着移居的事情。

    因为时间仓促营内的老人们只是仓促命人在新建营地东面设立了一个祭坛然后宰杀了牛羊骆驼各一头作为三牲祭礼摆上供桌之后由几个老人带着指导罗开先负责念诵祭词除了一部分守备营战士再加上各家各户出一个代表参与三拜九叩祭告天地和之后算是完成了一个简单祭礼也不用再有什么领导致辞直接开始搬迁事宜。

    当然搬迁的事情同样不是那么简单的十几万人的动作怎么都不会小。

    好在东行营队经过一路上的磨合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秩序并不是完全不懂得自我约束的真正的平民这让罗开先和一众民营头领们省心太多。

    而且说是趁着初雪早点搬迁实际上木屋在刚刚开始陆续建设完成的时候就已经分配好使用人民营的各家主妇早就星星点点的把自家物品挪到里面这次的集体搬迁不过是允许所有人正式入住仪式而已。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这个木屋区说是可以容纳十数万人实际上除了后勤营和医护营以及新建的女兵营再包括那些安排要新婚的战士其余各营的士兵都是有自己的驻地的。

    守备营的驻地被分散到了四周斥候营的驻地同样是独立的骑兵营的驻地与马场在一起更是早几天就完全就位。

    不过说是秩序井然一丝不乱怎也是不可能的罗开先的主将驻地同样在里面需要搬迁虽说有手下千多号亲卫帮着忙碌他一样需要盯着安排各样杂务民营各部管事自家也同样需要忙碌。

    于是少了几双眼睛监督的营地变得更加热闹莺莺燕燕的女营沉默又有些兴奋的女兵营蹦蹦跳跳的童子营……女人们的清脆嗓音、男人们的粗声大气再加上孩子们的嬉闹声怎一个热闹了得。

    这份热情不只是融化了初初的清雪更使得黄河岸边这片沉寂了许久的土地多了一份烟火气。

    ——————————————————————————————————

    1地窝子曾经在西北地区广泛采用的半地下简易建筑。

    …………………………………………………………………………………………………………

    附:抱歉连着几天忙碌实在没时间撰文所以耽搁了某家会尽量在近日挤时间补更几章节。

    感谢书友“山村俗子”“就不说憋死你”“汗五帝”“漢心永驻”“无影之心”“kgb136”“清净有为2”“飞云飘雨”“我倒”“splkidd”十位的点币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