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小说 > 文盲帝师 > 第一百一十二章、世家

第一百一十二章、世家

 热门推荐:
    兰桂坊的包间里,两对青年男女两两而坐。

    只不过,是杨文轩和韩铭坐一起,秦忆茹和侯莹坐一起。

    侯莹就是杨夫人,娘家是七家之一的侯家,长房长女。杨文轩是杨家的嫡系继承人,夫妻两个说起来是绝对的门当户对。

    然而事实上,侯家已经渐渐败落,快要跌出七世家之列了。原因就是,前面说的水军统帅离世,侯家青黄不接。

    候老将军是侯莹的祖父,曾经威震江南沿海。只不过,在他老人家去世后,侯家就有些乏力了,也可以说是厄运连连。

    侯莹的父亲突发疾病而亡,两位叔叔身受重伤至今未愈,大姑姑失踪。如果不是靠着小姑姑力撑,他们这一脉估计连族长之位都保不住。

    到现在,他们侯家都没有族长,只能等侯莹的弟弟加冠,才能接任。

    韩铭听完也是觉得略有唏嘘,感觉家家都很难啊。

    侯莹介绍完自己家的情况后,有些不好意思地对秦忆茹开口,“殿下,我的小姑姑就是晋王妃,您知道她什么时候回来吗?”

    秦忆茹眼睛瞬间瞪大了,“婶娘是候家人?”

    “是的,只是小姑姑不想让人知道这层关系,改为祖姓。因而,外人都只知道晋王妃姓姬。”侯莹点头,说明了原委。

    姬这个姓氏,立刻引起了韩铭的怀疑,“你弟弟叫姬子归?”

    他是看过那个圣旨的,虽说被秦忆茹退回去了,可皇帝确实有过这样的打算。

    侯莹一头雾水,连连摆手,“驸马误会了。祖姓,不是谁都能用的。据族谱记载,我们侯家,也只有小姑姑一人,才有资格用这个姓。至于是什么原因,什么条件能用,只有当代族长才知道。”

    “你们五姓七家,都有祖姓?”

    【看书领红包】关注公 众号【书友大本营】 看书抽最高888现金红包!

    “这就不得而知了,但我杨家也有,同样是祖姓为姬。不过,到目前为止,好像还没有族人用过。”

    韩铭愣住了,他此时有一个脑洞大开的想法。是不是,这七家同出一源,祖上都是一个?

    而且很可能秦家也是如此,所以他们才会大力相助太祖皇帝打江山。

    晋王妃得以用祖姓的原因,是不是因为她嫁给了秦氏嫡系?

    突然,韩铭想到皇帝说过的一句话,‘秦、韩本就是一家,这是太祖皇帝认可的’。一开始,他的理解是太祖受了韩家的养育之恩,加上高皇后的缘故才这么说的。

    现在看来,韩家很可能与七家是一种情况。

    那么,依照皇帝女儿奴的性子,不可能会随便把小茹和一个人绑在一起。哪怕是自己,也受过他的诸多白眼。

    起先的时候,即便皇帝不认可自己,也不会不顾小茹的意愿,做这么一件事。

    所以,姬子归很可能就是自己?这是来自大佬的蔑视,和下马威?

    韩铭被自己的一番猜测吓蒙了,可这个逻辑是通的,属于合理的猜想。

    “韩兄,有什么问题吗?”杨文轩见他一直不说话,问了一句。

    “哦,想起了一些往事,杨兄见谅。”

    “哪里,韩兄,上次的糖真是被人强卖的?”

    杨文轩当时持怀疑态度,觉得很是荒谬。可是近日的消息沸沸扬扬,另一个相同遭遇的人亲自现身,药铺的掌柜也可以证明。

    可他还是觉得有些怪,此刻真是不问心不甘。

    韩铭很自然地点头,“不怕杨兄笑话,小弟手无缚鸡之力,当时害怕极了,连对方的长相都没看清。”

    见他还是心有余悸的样子,杨文轩也就不再纠结,“是为兄的不是。贤弟,为兄痴长些许年岁,就托大了。”

    “兄长客气了,且不说你我相交一场,就凭王妃这层关系在,理当如此。”

    “哈哈哈,为兄都差点忘记了。来来来,你我兄弟满饮此杯。”

    “那小弟先干为敬。”

    两位女士看着,说了一会就亲如兄弟,一杯接一杯的人,相视一笑,俱从对方眼中看出了一丝无奈。

    男人,有时候真的和小孩子一样。

    “殿下,按理他们这兄弟也不算认错。”

    “他们都兄弟相称了,姐姐还如此叫我?”

    “那就和姑姑一样,叫你小茹吧。”

    “这才对。”

    几人吃了顿热闹的晚饭,消食的时候,秦忆茹问起了他们过年还来长安的原因。

    侯莹一脸无奈,把自己家里那些事和盘托出。

    候玉身为族长第一人选,眼看三月就要成年,接任族长之位。可上个月,侯家出了点乱子,生意遇到些问题,而且是越来越大。

    侯莹怀疑有人刻意针对,在查探很久之后,依旧没有头绪。

    束手无策之际,只能来这里找自己小姑姑帮忙了。

    “婶娘和小叔去西域平乱,恐怕短时间内回不来。方不方便说说,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到时候,也让婶娘有个准备。”

    秦忆茹对侯莹感觉不错,不由得为她担心起来。

    “姐姐真是不知从何说起。从一年前开始,侯家出海的商船就再也没回来过。”侯一脸冷意,“起初,我们以为是自己运道不好,碰上海匪。谁想到,后面三次全是这样。”

    “这种情形之下,我让家里先不要出海,等一段时间。安心弄好其他产业,等小弟接手再说。结果,家里卖出去的布出现掉色问题,大小商贩纷纷退货。就连粮店,也被人告到衙门,说卖出去发霉的粮食。”

    “明明都是和以前一样,怎么就会出现这种事?我领着人查了几个月,一无所获。只要稍微放松,隔一段时间必定出事。现在家里都乱了,连小弟都受到了影响。”

    面对这种情况,秦忆茹也没法子,只能默默安慰对方。按照她自己的理解,这必是家贼所为,里应外合,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小姑娘虽然性格单纯了点,可这些事都是门清的。自己常年开店,也遇到过类似的事情。

    两人是第一次见,交浅言深不是太好,这是还是等婶娘去解决吧。

    把烦心事说出来以后,侯莹心里舒服了不少,拉着秦忆茹到一边说起悄悄话。

    “不该和你说这些的,让妹妹你也跟着心忧。”

    “这是哪里话,我都帮不上忙,姐姐不怪我就好。”

    “瞎扯。等小姑姑回来吧,到时候就知道是人是鬼了。不说了,你和驸马什么时候成婚啊?”

    “父皇定的是今年十月,还早呢。”

    “咦,听这话的意思,妹妹是恨嫁哟?”

    “姐姐,你嫁人了就拿我打趣?那我还想问问,你什么时候生个侄女出来呢?”

    “死妮子,姐姐好歹大你几岁,还不能说说了?”

    韩铭和杨文轩边喝酒、边注意她们的动作,脸上都带着温和的笑容。

    “杨兄,有心事?”

    见他笑着笑着,整个人就僵住了,韩铭调侃了一句。

    “唉,我与夫人成婚五年,至今不曾抱得一儿半女。若是一直如此,过个两三年,家里就要催着给我抬妾了。”

    “看过大夫了?”

    “私下找过许多,药也喝了不少,俱不见效。”

    “大夫有说,是谁的问题吗?”

    杨文轩一脸落寞,连灌了几杯,“大夫说我俩都没问题,可能是时机未到。开的药,也只是滋补一类的。”

    韩铭陪了几杯,跟着点头,“世事难料,说不定今年就是个好兆头,能有喜讯呢。”

    “那为兄就承贤弟吉言了,敬弟一杯。”

    “客气。”

    这个小型聚会一直持续到二更才散,临别时杨文轩告诉韩铭,他们准备过几天就离京,到外祖家过上元。

    回到公主府,秦忆茹依旧闷闷不乐的。本来出门是为了散心,却没想到要担忧的事,反而多了起来。

    “行哥,人和人友善一些不好吗,怎么总是阴谋来、算计去的?”

    “傻姑娘,人性本恶啊。”

    “那圣人还说过人性本善呀。”

    “这就是问题所在,因为两者都是对的。人有两面,不同的时候,不同的境地,不同的心态,都有可能决定他是展现善,还是恶。”

    秦忆茹叹了口气,“侯姐姐家,大概也是如此吧,不知道多少人在后面盯着,准备取而代之。”

    “恐怕没那么简单。我倒是觉得,对方是冲王妃去的,甚至最终的目的是陛下。”

    “这又是为什么,通过扳倒婶娘和小叔来打击父皇吗?”

    “不清楚。不过,王妃除了是晋王的正妃之外,她还是皓月的首领,这才是最重要的。”

    “行哥,你的意思是,对方想争夺父皇手里的军权?”

    “差不多吧。统军将领,是不能作为经商世家族长的,也不能有太多牵扯。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历朝历代都差不多。”

    “是因为寿诞的事,对方准备反击?”秦忆茹想到了那天的场景,这个能说得过去。

    “侯家的事,发生了这么长时间,说明他们早就有这个打算吧。只不过陛下快了一步,直接在寿诞之日就动手了。其实,他们一直都在渗透军队,比如府兵,比如被迫裁撤掉的卫所。”

    两人慢慢走着,来到小花园。

    秦忆茹拉着韩铭坐下,相顾无言。

    过了一会,小姑娘拉了拉他的衣服,“行哥,明天我去找找几家的消息,免得婶娘措手不及。”

    “嗯,问陛下要吧,他那里应该有不少。顺便,重点关注一下杨家。”

    “侯姐姐的夫家?行哥,你是怀疑?”

    “对,越亲近,下手成功的概率越大,也容易扫尾。”